微纳光电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上发表重要综述论文

发布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10

近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微纳光电功能材料创新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影响因子23.5)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timuli-responsive metal-free phosphorescent materials: From design and mechanisms to emerging applications”的重要综述论文。材料学部2023级硕士研究生邱昊、闫有泉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王子飞副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为唯一单位。


随着智能材料和光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刺激响应室温磷光(RTP)材料因其对外部环境刺激(如光、热、湿度、pH、溶剂蒸汽等)的高度敏感性和可逆性,在信息加密、防伪识别、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成像和柔性光电器件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相比传统重金属基材料,无金属RTP材料具备低毒环保、合成简便、生物相容性好和易于器件集成等优势,因而成为近年来材料化学与光功能研究的前沿焦点。

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刺激响应性无金属室温磷光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刺激响应性无金属RTP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有机小分子、聚合物、碳点及生物质材料等多个重要体系。文章不仅总结了材料在应对不同外部刺激(如热、光、pH、湿度等)时所表现出的动态响应行为和调控机制,还深入探讨了其在信息加密、传感、生物成像及智能光学器件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潜力。

此外,文章还提出了当前该领域所面临的若干关键挑战,如材料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响应敏感性不足及性能稳定性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在多功能集成、可持续材料开发及交叉学科融合方面的研究机遇。该综述为系统理解和设计新型刺激响应RTP材料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和前沿视角,对推动无金属光功能材料在交叉学科应用中的广泛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刺激响应性无金属RTP材料的研究进展

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2051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4MB089ZR2020QE052)、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学院)科教产融合创新试点项目(2023PY010)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r.2025.21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