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实践育人,助力学生将课堂知识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部人才培养提供“鲜活课堂”,助力乡村振兴,为地方探索材料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7月15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滨州市滨城区开展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
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了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进行实地参观走访,公司办公室主任安超带领师生深入车间,先后参观了热加工区、模具厂房、机加工自动化检测区等生产部门。
在参观过程中,负责人向实践团一行介绍到:“盟威戴卡采用世界先进的铸旋新工艺,对轮毂结构进行颠覆性创造,充分发挥低压铸造与旋压相结合的优势,模具采用特殊水冷结构设计,使材料延伸率提升5%以上,同时实现重量减轻15%-35%、强度提高10%-20%,生产效率提升15%以上。
下午,实践团一行来到了位于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赛恩吉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走访生产车间与产品展示厅,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公司关于聚苯硫醚(PPS)、聚醚酰亚胺(PEI)、聚醚醚酮(PEEK)等特种工程塑料改性的研发与生产,加深了对专业的认知,拓宽了专业视野,增强了实践能力,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方向。
随后,公司负责人与实践团一行进行了交流座谈,学部党委副书记池振国表示,将持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实习基地建设、联合课题攻关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平台。
从校园到企业,从理论到实践,材料学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用脚步丈量成长之路。通过一天的走访调研,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也为今后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开拓了思路,更加坚定了为我国材料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经过一天对两家企业的走访调研,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平台,拓宽了专业视野,更深化了校企双方的互信与合作,为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学部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光彩。